什么是退化性关节炎?
退化性关节炎(osteoarthritis)中医认为是骨质增生症,是由于气血循环不顺、肝肾虚弱、风湿湿邪侵袭等因素导致关节组织受损、气血滞留,最终导致关节疼痛、肿胀和功能受限等症状,属“痹”症。 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,临床上常见于颈椎关节、手关节、肩部、和下肢足膝关节、和髋关节,这些不同部位的退化性关节炎。 例如:
- 手部退化性关节炎:会导致关节疼痛、僵硬和功能受限。
- 退化性头部颈椎关节炎:可能引起颈部疼痛、僵硬、头痛和颈部运动受限。
- 下肢如退化性膝关节炎:会导致膝关节软骨的退化和磨损,引起膝关节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和关节功能障碍。
退化性关节炎(Osteoarthritis)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,通常是由于长期的磨损和关节组织的退化所引起。 以下是一些退化性关节炎的常见原因:
常见原因 | 治病必求治本 |
先天不足: 例如先天性的关节畸形、异常的骨结构、肌肉力量不平衡、或家族成员患有退化性关节炎,都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| 后天补养- 可以选择管理人体自我修复机制,达到滋养相关关节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。 例如: 1. 管理自我修复机制- 通过无压力负荷的关节运动,当关节内膜的细胞受到刺激时,会释放出关节液以减轻和滋润关节表面,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。 2.管理影响脾胃功能的饮食习惯- 3. 管理影响气血循环的习惯- 4. 管理影响睡眠的习惯- 5. 管理不良的运动习惯- 6.管理气血不足的习惯- 7. 管理髓海不足的习惯- |
饮食不节: 随着年龄的增长,关节组织会逐渐退化,和过重的体重都增加了关节的负担。 例如常见在膝关节和髋关节。 | |
过度使用和重复性使用: 例如举重、长时间跑步、高强度运动等,和运动伤害、车祸、跌倒⋯等,可能增加关节的磨损和退化。 | |
慢性病变: 例如代谢性疾病(如糖尿病)、免疫系统问题都会增加退化性关节炎的风险。 |
当关节受到压力刺激或运动时,关节内膜的细胞受到刺激时,会释放出关节液以减轻关节表面的摩擦和磨损。 关节液的分泌量和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,包括年龄、遗传、疾病、营养和运动等。 都可能会影响关节液分泌减少或质量下降。 所以保持适度的运动、营养均衡和良好的关节运动习惯,有助于促进关节液的分泌和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。
如果发现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退化,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,建议寻求能治标治本的专业医师找出病因,和长远针对性治疗,防诱发其他恶性病变的风险。
自我检测退化性关节炎
- 分享容易患上退化性关节炎的人士类别及原因
- 教读者自我检查退化性关节炎,如「摸骨」方法
退化性关节炎初期、中期、严重症状
为什么拥有现今医学报告未能防治退化性关节炎?
临床上,经常见来诊者带同各式各样的医学报告,图文并茂指出患部的健康状况,
一般情况下现代医学将退化性关节炎可能出现的症状,退化性关节炎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,每个等级都伴随着不同的症状,所以需要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:
症状 | 西医的治疗方法 | 中医的整体治疗 |
等级一:关节轻度发炎,出现轻微酸痛、红肿、紧绷和疼痛感。
| 建议在早期和轻度病情下,治疗主要针对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。 例如非处方的止痛药、非类固醇消炎药、局部应用的乳膏或凝胶,以及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或冷敷、适度运动和物理治疗。
| 1.补益气血:中医师可能会开出适合个体的中药方剂,以补益气血,增强关节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修复能力。
2. 固骨健筋:中医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和骨伤科技术,可以强化骨骼结构,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耐受力。
3. 祛湿化痰:可以用祛湿化痰的中药方剂,消除湿邪和痰湿,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。
4. 舒筋活络:可以刮痧、拔罐、推拿等,可以促进患部的气血运行,和消散气滞血瘀,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。 同时,可以用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络的中药方剂。 |
等级二:软骨走向纤维化,当温差或活动时,关节会出现无力感和中度疼痛。
| ||
等级三:软骨已碎片化,这时已经无法长时间站立或走动。 | 可能使用口服抗炎药、关节注射类固醇药物或粘滑剂,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。 此外,物理治疗和康复运动也可能更加重要,以维持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。 | |
等级四:软骨已磨损尽,这是最严重的阶段,伴随着严重的肿胀、紧绷和疼痛感。
| 状况严重,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。 例如关节镜检、关节置换术或其他手术程序,以改善关节功能并减轻疼痛。 |
退化性关节炎自救! 不同关节穴位按摩教学!
退化性关节炎 | |
病理和病机 | 治疗方向 |
气血虚弱:气血运行不足,供应关节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不足,导致关节组织的退化和磨损。
| 补益气血:中医师可能会开出适合个体的中药方剂,以补益气血,增强关节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修复能力。
|
肾虚:肾为先天之本,肾主骨,在中医中与骨骼健康和关节的稳定性有关。 肾虚可能导致骨骼组织的虚弱和退化,增加退化性关节炎的风险。
| 固骨健筋:中医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和骨伤科技术,可以强化骨骼结构,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耐受力。
|
湿邪侵袭:湿邪是一种有害的外邪,可以侵入关节并导致炎症和疼痛。 湿邪的侵袭可能与环境湿冷、饮食不当、生活习惯等有关。
| 祛湿化痰:可以用祛湿化痰的中药方剂,消除湿邪和痰湿,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。
|
痰湿阻滞:痰湿是一种体内异常的体液,过多的痰湿可能阻滞气血的运行,影响关节组织的营养供应,并导致炎症和关节疼痛。
| 舒筋活络:可以刮痧、拔罐、推拿等,可以促进患部的气血运行,和消散气滞血瘀,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。 同时,可以用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络的中药方剂, |
气滞血瘀:气血运行不畅,形成血液滞留在关节中,导致疼痛和炎症。
|
中医日常保建方法 预防退化性关节炎!
为什么膝关节功能衰退?
膝关节的功能衰退的原因很多,包括缺乏运动、年龄因素、创伤或其他健康问题等。 临床上,维持肌肉的强度和平衡,通过适度的运动和定期的肌肉强化训练,可以有助于减少膝关节的退化风险。
- 强化股四头肌:当股四头肌衰退时,膝关节的支撑能力减弱,容易增加膝关节的负荷,进一步加速膝关节的退化。
- 强化臀部肌肉:当臀部肌肉包括臀大肌和臀中肌衰退时,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不平衡,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和磨损风险。
- 强化小腿肌肉:当小腿肌肉群包括腓肠肌和胫骨肌衰退时,可能影响到膝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,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和退化风险。
为什么现今营养丰富,但下肢关节软骨会衰退?
肌肉的活动力是基于肌肉把化学能量,转换为肌肉的收缩力,所产生力做出动作、引起运动,而运动要求人体整体的“动力链”相互作用要协调进行,体内的各种筋膜组织和神经系统才能完成这个协调任务。 而这个动作的开关掣在“脚趾”。 与数千年前的易经《象传》:“屨校灭趾,不行也。 “的观点一致。
为什么中医治疗要戒口、和注重整体调理?
在医疗范畴有病当然要找专业医师,除了药物治疗。 在生理范畴角度,大家都不容忽视上天赋予人类的多种自我修复机制,从而可以全方位帮助恢复和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。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自我修复机制:
- 细胞修复:当细胞受损时,它们会进行自我修复或启动程序以死亡并被新的细胞取代。 所以适当饮食和运动都可以有助患部的自我修复机制。
- 细胞再生:例如,皮肤细胞可以快速繁殖以修复创伤,例如人体的皮肤、胃肠肝脏的细胞则具有出色的再生能力。 所以均衡饮食、良好的睡眠习惯、都有助患部的创伤康复。
- 免疫系统: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防御机制,能释放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,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。 而深层睡眠就是人体骨髓造血细胞最活跃的黄金时机。
- 血液凝结:当血小板聚集在受损区域,形成血块,以防止进一步的出血。 同时,身体会释放凝血因子,促进血液凝结和伤口的修复。 而恒常的36~37度体温是关键,所以无论是在运动的伤害,或细胞再生、或修复创伤期间,最忌冷饮和冰敷。
- 炎症反应:当组织受损时,身体会发出炎症反应,有助于清除受损组织中的细菌和病原体,并促进修复过程。 然而,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。
- 基因修复:细胞中的DNA受损时,细胞内部拥有修复机制,称为DNA修复系统。 这些系统可以修复DNA中的错误和损伤,以确保正确的遗传信息传递。 所以无论在上述的细胞再生、或细胞修复期间,DNA中的错误和损伤都会受到冷饮、冰敷、环境、和患者的年龄⋯所影响,否则会增加诱发各种DNA中的错误和损伤病变的机会。
- 睡眠:睡眠是身体修复和康复的重要部分,例如良好的睡眠,
(1)有助于身体细胞的修复和再生,促进组织康复。
(2)可以减轻病灶周围的炎症反应,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。
(3)深层睡眠可促进脑脊椎液循环,有助冲洗脑部的代谢废物。
(4)有助受伤组织分泌生长因子和修复组织的物质,这有助于受伤组织的再生和恢复。
为什么每天散步但下肢关节肌肉仍然衰退?
1.散步是一种较为轻度的运动,对于保持整体健康和促进心血管健康有一定效益。 但对于增加肌肉力量和体力并不足够。
使用重量训练、弹力带、器械或自体重量训练等方式,有针对性地锻炼下肢的肌肉群,例如股四头肌、臀部肌肉和小腿肌肉。
为什么中医重视整体调理身体?
中医内科 | 中医针灸科 | 中医骨伤科 | |
| 主要关注内脏器官的疾病和身体内部的失调状态,如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心血管系统、泌尿系统等。 | 主要以针灸、艾灸、拔罐等技术为主,用于调整体内的气血和经络系统,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。 | 主要关注骨骼和肌肉系统的疾病损伤,例如骨折、扭伤、关节炎等。 在“骨正筋柔、气血如流”的基础,通过经络系统的诊治来恢复身体内在和外在的平衡。
|
专注范畴 | 专注于诊断和治疗内脏疾病,并通过使用中药、饮食调理、针灸等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平衡。
| 专注于针灸治疗,应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的管理,如疼痛症状、消化系统问题、神经系统疾病等。 | 专注于诊断和治疗骨骼和肌肉系统的问题,使用中药、针灸、推拿、正骨等方法来减轻疼痛、促进康复和恢复关节功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