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運動拉傷】中醫解析運動拉傷成因、症狀及治療與預防方法

什麼是運動拉傷?

肌肉拉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,通常發生在肌肉過度拉伸或過度使用的情況下。這種損傷由於高度的肌肉緊張、缺乏熱身以及不當的運動姿勢等因素引發,甚至在日常活動中也可能發生。

肌肉拉傷,正確來說為肌肉撕裂,可分為輕度、中度和重度。輕度肌肉拉傷,只有小部分的肌肉纖維撕裂,患者往往只感受到輕微的不適或疼痛,對肢體影響不大;中度拉傷則有較多部分的肌肉纖維斷裂,而且出血會引致發炎反應,故有明顯的痛感、腫脹以及活動受限;而重度肌肉拉傷,則涉及到肌肉纖維的大範圍撕裂或斷裂,外觀可見斷裂部位的凹陷,伴隨劇烈的疼痛,顯著的腫脹和功能喪失,一般需要手術介入治療。

運動拉傷的成因

不當的運動方式可能會導致肌肉拉傷,而造成運動拉傷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。

運動拉傷的成因 1 :

許多人在運動前沒有進行熱身。熱身可以有效喚醒靜止的肌肉,幫助它們適應即將面對的運動負荷。

運動拉傷的成因 2 :

施加的重量如果超過肌肉的負荷,例如突然抬起重物或進行不當的重量訓練,特別是動作過於急促,都會增加受傷的風險,一旦重量超過了肌肉的承載能力,就容易導致肌肉拉傷。

運動拉傷的成因 3 :

不正確的運動姿勢亦會對關節和肌肉造成額外負擔,進而導致傷害。因此,保持正確的體態對肌肉的保護至關重要。

運動拉傷的成因 4 :

持續重複相同的運動,特別是對特定肌肉群施加反覆壓力的行為,很容易導致肌肉疲勞,最終引起拉傷。

 

運動拉傷的症狀

肌肉拉傷最為明顯的症狀是受傷部位的疼痛感。受傷的肌肉通常會有鈍痛或尖痛感,這種疼痛可能是在運動或用力的瞬間立即出現,亦有可能在活動後不久逐漸感受到,會持續超過1週至12週,甚至更久。此外,受傷的肌肉區域常伴隨腫脹及紅腫,是因損傷導致的發炎反應所引起。而運動拉傷往往會影響受傷部位的活動範圍,出現僵硬感或者疼痛的不適,進一步妨礙到日常活動,如走路或扭轉時,患者會感受到強烈的限制感。另外,隨著肌肉拉傷的發展,患者更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無力感,使得他們在運動或進行日常活動時變得吃力。

運動拉傷的診斷方法

對於肌肉拉傷,精確的診斷對治療非常關鍵。患者初步可留意自身是否有上述提及的症狀,或尋求醫生協助。醫生一般會採用觸壓的方式來尋找疼痛點,觸壓檢查是一種常用且有效的臨床評估技術,可以了解患者的肌肉張力及軟組織的反應,通過對特定區域施加壓力,可識別疼痛的具體位置及其性質,進而判斷受傷的嚴重程度。然而,對於一些深層的肌肉損傷,單純的觸壓檢查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資訊。在這種情況下,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體外震波療法(ESWT)來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。此外,結合骨骼肌肉超音波透視技術,能夠即時觀察到肌肉的結構變化以及損傷情況,為診斷過程提供了更多的視覺資訊。

運動拉傷的治療方法

肌肉拉傷在運動中是一種常見的傷害。以下是幾種有效的治療方式,可幫助患者在受傷後更快恢復健康。在受傷後的初期癒合過程中,應避免對受傷部位進行過度的拉伸。然而,隨著肌肉逐漸癒合,適當的恢復運動有助於增強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,但這些運動最好在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,以確保正確執行,並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。

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對於急性運動傷害,可以考慮使用行氣活血及具有消腫消炎效果的中藥,如乳香、沒藥、川芎和七釐散等。亦可使用外治法,利用「健絡通草本活絡油」於患處按壓,找出不適處或痛點,再配合使用「健絡通藥貼 草本」,令草本成分可滲透至患部,進一步緩解疼痛和不適,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癒合。此外,中醫可利用「小針刀」來處理慢性發炎或手術後的軟組織粘連問題,對癒後十分有效。

如何預防運動拉傷

運動拉傷通常發生在肌肉的過度拉伸或劇烈收縮,而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幫助運動者降低運動拉傷的風險。熱身是防止運動拉傷的首要步驟,熱身運動不僅能提高肌肉溫度,增加血液循環,還能改善關節的活動範圍,建議運動者在運動前進行至少10到15分鐘的熱身,內容可以包括輕鬆的有氧運動(例如慢跑或跳繩)及針對即將運動的部位進行輕微的拉伸。另外,使用適當的運動裝備,如運動鞋的選擇,直接影響到運動過程中的舒適度和安全性,選擇有足夠支撐性和緩震性能的運動鞋,可以有效減少足部及腿部的壓力,降低受傷的風險。而且,運動者應時刻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,避免在感覺疲勞或不適時進行高強度運動。

運動拉傷後的恢復與康復

在康復過程中,適當的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,還有助於加快組織的修復。在康復初期,建議進行低強度的非負重運動,如水中運動,能有效減輕關節壓力,保持心肺功能;康復中期,當疼痛降低後,可以逐漸加強柔韌性和強度訓練,如靜態或動態拉伸,幫助肌肉逐步恢復力量;到康復後期,可在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,逐步提高運動量和強度,進行運動相關的功能性訓練。而運動拉傷後,合理的飲食和營養支持對於康復至關重要,營養不良可能延緩傷口癒合,因此,可增加蛋白質攝取,如瘦肉、魚類、豆類及奶製品等,可促進肌肉與組織的修復。此外,可補充維他命與礦物質,特別是維他命C、D和鋅等,有助於傷口癒合和免疫功能的提高。

運動拉傷常見問題(FAQ)

1. 如何判斷運動拉傷的嚴重程度?
仔細記錄受傷後的症狀,包括疼痛的性質(如刺痛、鈍痛),腫脹程度,是否有瘀血等。通過輕微的拉伸來評估該肌肉或相關關節的功能。在進行測試時,應注意避免過度施力,以免加重傷情。如果在自我評估中發現受傷情況較為嚴重,建議及時就醫。

2. 運動拉傷後應該立即停止運動嗎?
運動拉傷後應立即停止運動,特別是對於中度至重度的損傷,關鍵在於聽從身體的反應,並採用合適的急救措施,以確保早日痊癒。

3. 冰敷和熱敷哪個對運動拉傷更有效?
冰敷和熱敷在運動拉傷的不同階段各有效果。對於急性期的損傷,冰敷是更佳的選擇,可控制腫脹和疼痛。而在恢復和康復的過程中,熱敷則更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放鬆,幫助患者更快康復。

4. 運動拉傷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運動?
運動拉傷後恢復正常運動的時間因個人和受傷的情況而異。一般來說,輕微的拉傷可在數天至一週內恢復,中度拉傷需2到4週,而嚴重拉傷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。

5. 有哪些運動可以幫助預防運動拉傷?
熱身能有效提高肌肉的溫度與彈性,降低拉傷風險,建議進行5至10分鐘的輕度有氧運動,如慢跑或跳繩。另外,可以考慮俯卧撑、深蹲、啞鈴舉等基礎訓練,重點放在大肌群的培養。而瑜伽和普拉提可以增強肌肉的靈活性,預防運動中的拉傷。

分享至

審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