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扭傷冰敷就夠?中醫傳授快速快速消腫秘訣及戒口宜忌

腳踝扭傷常見原因

腳踝扭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,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其中包括超出肌肉可負荷的行走、意外踩空、不正確姿勢下的肌肉發力、以及肌肉過度繃緊造成的關節錯位等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腳踝扭傷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,特別是在進行運動時身體失去平衡,踩到別人的腳而扭傷。此外,在下樓梯時踩空跌倒,或者在走路時路面不平導致絆倒,也可能引起腳踝扭傷的情況發生。

 

腳踝扭傷的嚴重程度分級

腳踝扭傷根據其嚴重程度可以進行分級。

第一級扭傷通常發生在腳踝的前外側部位,主要涉及到前距腓韌帶,症狀輕微,局部軟組織可能會出現輕微腫脹。

第二級扭傷則表現為一定程度的瘀血,伴有部分韌帶裂傷,腫脹範圍較廣,患者可能會在失足時感到有撕裂的感覺。

第三級扭傷則是最嚴重的一種,表現為外踝周圍廣泛性腫脹、壓痛和瘀血,韌帶完全斷裂,踝關節變形並歪向一側,患者通常有劇烈的撕裂感覺及無法走路。

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扭傷,有時外表看起來並不嚴重,但其實可能已合併有韌帶斷裂或骨折等嚴重情況,如果不及早治療,亦有可能造成扭傷一再復發的情況,進而導致關節痛等後遺症,對日後的行動造成不良影響。

 

腳踝扭傷快速處理

在急救處理中,R.I.C.E. 是一門被廣泛使用的方法,可以有效地處理踝關節扭傷的情況。這四個步驟包括休息(rest)、冰敷(ice)、壓迫(compression)和抬高(elevation),可以協助減緩疼痛和腫脹。首先,將受傷部位抬高至心臟部位以上,以減少血液循環至受傷處,可以防止患處腫脹。其次,冰敷可以減少疼痛和發炎,每2-4小時用毛巾包裹冰袋,敷在受傷處約10-15分鐘。包紮壓迫亦同樣重要,透過施加壓力,可以減少受傷部位的腫脹和瘀血,利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部位,但須注意包紮的力道與鬆緊程度,以免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。最後,受傷後的48小時內,暫時不宜踏地負重,可持柺杖協助行走,令受傷部位得到完全休息。

 

中醫治腳踝扭傷,如何有助快速消腫?

根據中醫理論,腳踝扭傷屬於「筋傷」範疇,因損傷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氣血阻塞而引起疼痛。中醫治療方法眾多,針灸可循經取穴,如陽陵泉、陰陵泉、丘墟、承山、足三里等,可以舒筋通絡、消瘀止痛,並搭配中藥調理,如內服三七粉,外敷如意金黃散等。此外,可運用理筋手法,如關節屈伸法、旋轉搖晃法、拔伸牽引法等,理筋手法除了讓醫師可以掌握踝關節損傷的情況外,亦能一併作出治療,避免產生踝關節僵硬及活動受限等後遺症。

 

腳踝扭傷後之日常護理及時戒口宜忌

如上文提到,腳踝扭傷分三個不同的程度,其康復進程亦自然有別。首先,第一級的是輕微韌帶拉傷,一般休息一至兩星期已能痊癒。第二級中度韌帶拉傷,配合復康運動,康復時間大概是6至12個星期左右。最後,三級韌帶撕裂為嚴重拉傷,復原時間約3-4個月,嚴重者可達一年。

對於腳踝扭傷的日常護理,患者可使用「健絡通滲透止痛活絡油」按摩患處,主治跌打腫痛、肌肉扭傷等,其祛風通絡及舒筋止痛功能,可有助患者更快痊癒。

腳踝扭傷應避免進食容易引起傷口發炎的食物,包括蝦蟹、筍、花生等。此外,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,例如煙、酒、咖啡以及過酸過辣食物,可多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等,促進癒合和恢復。

 

分享至

審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