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痛症】中醫詳解身體不同部位痛症、成因、症狀、紓緩方法!

什麼是痛症?

痛症是指由於組織損傷或功能異常而產生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。它可以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,並由多種原因引起,包括外傷、炎症、感染、神經病變等。根據發生的時間長短,痛症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。急性痛症往往是由明確的創傷所引起,持續時間短暫,典型例子包括意外事故中的外傷或手術後的疼痛等。相對而言,慢性痛症多為經常性的疼痛,且持續時間通常超過三個月,其成因複雜,可能與神經系統的變化、心理因素或慢性疾病有關。

如何分辨痛症?

醫師進行痛症的分辨,通常根據以下幾個關鍵的指標。

第一,痛症的性質,刺痛多指向神經性疼痛,如坐骨神經痛;鈍痛或沉重感通常與內臟有關,如心臟病或消化系統疾病等;灼熱感常見於神經損傷或感染,如帶狀皰疹;而跳動性疼痛則可能與血管性問題有關,如偏頭痛。

第二,疼痛的部位,胸部疼痛,可能與心臟或肺部疾病相關;腹部疼痛,可能暗示消化系統的問題,如闌尾炎或胃潰瘍等。

第三,疼痛的持續時間,急性疼痛通常持續不超過三個月;而慢性疼痛則多持續三個月或以上。

第四,疼痛的強度,可使用疼痛量表(以0到10為量表)來評估疼痛強度,可有助醫師理解患者的痛感程度,並在治療過程中評估療效。

引起痛症的成因?

痛症是身體對於損傷、疾病或其他危險信號的一種反應,然而其成因卻相當複雜,涉及多種因素,常見成因包括組織損傷、慢性疾病、心理因素和生活習慣等。

組織損傷,即急性損傷,如骨折、扭傷或燒傷等,會引起身體的炎症反應,導致周圍組織釋放出疼痛相關的化學物質,從而引發痛感。某些慢性疾病,如關節炎、糖尿病或癌症,會因組織損傷、細胞變化等導致持續的痛症。至於心理因素方面,情緒狀態、壓力和焦慮也能影響痛感的感知,研究顯示,情緒低落或焦慮狀態下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疼痛,甚至可能使原本輕微的疼痛加重。此外,不良的生活習慣,如缺乏運動、過度勞累、姿勢不當等,也往往與疼痛密切相關。

急性痛症 vs. 慢性痛症

急性痛症與慢性痛症是兩種主要的疼痛類型。首先,急性痛症通常是由特定的創傷、疾病或手術引起,一般持續時間較短,通常從幾分鐘到幾個星期不等。常見的急性痛症包括外傷、牙痛、手術後的疼痛等;而慢性痛症則是指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的疼痛,慢性痛症未必與組織損傷有直接關聯,可能是由於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所造成。常見的慢性痛症包括纖維肌痛症、關節炎、背痛等。臨床表現上,急性痛症的痛感通常以刺痛、劇烈為主,並伴隨明顯的生理反應,如心跳加快、出汗等;而慢性痛症的疼痛以鈍痛、灼痛或間歇性為主,其強度和頻率會隨著時間及個體的心理狀態而產生變化。

常見痛症 (肩頸痛、腰痛) 症狀

現代生活中,因為長時間的坐姿、不良生活習慣和工作壓力等,使各種痛症逐漸成為困擾許多人的原因。肩頸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,與姿勢不良、長時間低頭有關,患者肩膀可能會感到痠痛,甚至有放射至上臂或背部的情況,頸部活動受限,有僵硬及緊繃感。此外,由於肌肉緊張,更可能導致緊張型頭痛。
腰痛亦是另一個普遍的健康問題,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受到下肢的麻木、刺痛或無力感,嚴重者會發現自己在彎腰、轉身或站立時感到困難。而且,在某些情況下,疼痛可能會在睡眠期間加重,影響睡眠品質,進一步加重病情。

紓緩痛症的方法

紓緩痛症的方法可分為多種,包括物理治療、針灸、按摩及生活方式的調整等。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可以通過運動療法、牽引和電療等手段,幫助患者減輕疼痛,提高生理功能。而中醫師會通過在特定穴位施針,有效調節身體的氣血陰陽,緩解疼痛,常用穴位包括風池、大椎、肩髃、肩貞等,用於紓緩頸椎及肩周痛等問題;或腰眼、跌邊、環跳、委中等,用於紓緩腰背疼痛及坐骨神經痛等。

此外,黃天賜教授建議患者可使用「藏紅寧外用鎮痛劑」按摩痛點約2-3分鐘,再配合使用「藏紅寧藥貼」,每次貼4-6小時,雙管齊下,可以活血散瘀,祛風除濕,對於舊患痠痛、肩周痛及腰背痛有良好的舒緩作用。

減輕慢性痛症

首先,藥物治療是減輕慢性痛症的常見方法,這類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炎藥、阿片類止痛藥及抗抑鬱藥等。然而,長期使用止痛藥需要謹慎,以免引發依賴問題。其次,物理治療也是減輕慢性痛症的重要手段,通過伸展、強化訓練和手法治療來改善功能和減輕疼痛。此外,電療、超聲波治療及熱敷等方法亦能輔助緩解不適。最後,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調整,也是減輕慢性痛症的重要部分。通過日常健康的飲食、適量的運動、良好的睡眠習慣及心理上的正向思維,可協助患者更好地應對慢性痛症,提升生活質量。

常見問題

1. 痛症持續多久才需要看醫生?

痛症持續超過一週而未見好轉,通常是一個需要就醫的標誌,尤其痛感隨著時間不斷加重或伴隨其他症狀,如出現發燒、體重急劇減輕、持續疲倦或關節腫脹等,就應立即諮詢醫生。

2. 有什麼自然方法可以舒緩痛症?

某些植物擁有天然的止痛特性,如薑和黃薑中的薑黃素,被研究顯示具抗炎作用,通過泡茶或添加到日常飲食中,可幫助減緩炎症引起的疼痛。此外,適度的運動,如游泳、瑜伽和太極,可以強化肌肉,促進血液循環,降低身體的緊繃感。

3. 慢性痛症可以根治嗎?

對於大多數慢性痛症而言,通常無法完全消除,但透過全面的管理和治療,可以大幅度改善症狀,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,應保持積極的心態,並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。

4. 不同年齡層常見的痛症有哪些?

在6-12歲的兒童期,隨著進入學校和參加各類活動,運動相關的損傷(如扭傷、拉傷)變得相對普遍,學業壓力和視力問題亦可能導致兒童出現緊張性頭痛。在青少年時期,隨著學業負擔加重和不良姿勢,很多青少年會出現背部疼痛,女性青少年則經常因月經周期引起腹部疼痛。在成人期,頸痛和肩痛多因長時間工作或不當姿勢引起,而偏頭痛則與壓力、飲食不規律或睡眠不足有關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老年人更容易遭受各種疼痛問題,關節疼痛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疼痛之一,常造成關節僵硬與移動困難。

5. 如何預防痛症發生?

針對痛症的預防,可以從生活方式、運動習慣、心理健康以及飲食等多個方面來進行調整,而定期的健康檢查亦是及早發現潛在問題的重要方法。

分享至

審查